江门一职校园简介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中成立于1980年。学校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与效益,整体实力逐年攀升。1987年,成为世界银行首批贷款资助学校。1991年,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荣获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称号。1998年,被确立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中心。2000年,复评通过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高)。2001年,成为首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002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广东省唯一)。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软件“软件蓝领方向”)。同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3年,被指定为承担教育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配备齐全、整体实力强劲的中等职业学校。
我校的发展受到市政府的高度关注,2004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新征了50亩教学用地,扩建了新校区。学校现有占地面积92227平方米(13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48443平方米。
2004年在校学生4100多人,2005年招生规模扩大至4513人(新生已报到注册)。实训中心拥有实训实验室22个,计算机中心培训楼2695.5平方米,实训楼5790平方米。2005年新建实训楼建筑面积达9382.5平方米,实训实验室增至40个。在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等骨干专业,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一)办学状况
经过深入的调研与论证,我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科研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核心,以骨干专业为龙头,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学校要走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扩大规模、强化骨干专业、做大做强、提高质量效益的办学路径。一直以来,我校一方面按照全市的招生计划面向江门五邑地区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开展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办岗位培训。并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推广等培训。
我校地处江门侨乡,江门市是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试点市和首个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区域性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试点城市。从我市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急需大量受过计算机培养的各种层次的人才从事各行业的工作。预计未来3至5年江门五邑地区计算机初、中级人才需求量超过1.2万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网络人才将持续大量需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部委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教职成厅[2003]5号)要求,承担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是我校未来3至5年的重要任务。
由于我校在真实岗位环境下开展教学和实训,突出培养学生技能,使每一位毕业生都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并考取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全校毕业生每年一次性就业率达100%。每年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普遍称赞“好用”、“顶用”,大批学生毕业前就被众多用人单位“预订”。为了充分发挥办学的领先优势,我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积极开展与地区内外的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先后与新会区睦洲镇***化技术学校、新会三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江门一职区外海中学等县镇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办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同时提高了当地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我校在支持本市推进教育强镇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综合实力方面做出应有贡献。联合办学使我校的办学优势充分显现,并得到政府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多个政府部门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在我校举办计算机类的考工定级和软件员、网络程序员水平考试培训。(二)管理改革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以师生的能力为本,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以创建“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印发《江门市第一职中教职工工作手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取得良好成效。1988年起,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工作的暂行规定》,实行校长负责制,率先在本地区职业学校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上级有关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全体教职员工实行岗位人员聘任制,明确校长、主任、教职员工的职责。我校从2000年起实行岗位工资。2004年,全校教职员工实行年薪制,学校及时制定《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绩效工资分配(试行)方案》,完善分配及奖励制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在教育、教学、科研、竞赛等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2005年,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江门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江办发[2005]7号)和《江门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江府办[2005]48号),结合学校情况,制定了《江门市第一职中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工作方案》。制定我校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聘用条件,聘用实施方法和程序,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设置岗位,以岗定人,竞争上岗,聘用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实训中心的所有实验实训室均有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学校订立了细致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制定了《计算机中心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守则》、《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事故处理及救护措施》、《教职员工奖惩条例》等。学校与实训中心及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逐层签定《岗位责任书》,确保管理落实到位,使学校随时掌握各个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情况。要求每个实验实训室严格执行规范的章程,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学校实训中心在财务管理、分配制度方面,参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实训中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计算机培训科目的培训价格和技能考核鉴定的收费标准,报经上级政府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培训收费纳入学校财务的统一管理。实训中心培训教师的酬金标准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和参照学校教师的课酬标准执行。实训中心的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添置设备均严格执行市政府采购文件,报经市政府采购中心审批。
2005年,学校严谨执行《江门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江办发[2005]7号)和《江门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江府办[2005]48号),结合学校实际,编制了《江门市第一职中实施“人员聘用制度”工作方案》。规划我校岗位设置、职责和聘用标准,确定聘用方法和流程,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设置岗位,以岗定人,竞争上岗,聘用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实施岗位责任制后,实训中心的所有实验实训室均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学校制定了详尽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包括《计算机中心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守则》、《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事故处理及救护措施》、《教职员工奖惩条例》等。学校与实训中心及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逐层签订《岗位责任书》,确保管理落实到位,使学校随时掌握各个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情况。要求每个实验实训室严格执行规范的章程,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学校实训中心在财务管理、分配制度方面,参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实训中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计算机培训科目的培训价格和技能考核鉴定的收费标准,报经上级政府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培训收费纳入学校财务的统一管理。实训中心培训教师的酬金标准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和参照学校教师的课酬标准执行。实训中心的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添置设备均严格执行市政府采购文件,报经市政府采购中心审批。
(三)政府的关注与投入
长期以来,我校是江门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力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去,始终坚持对全市职业教育加强统筹、政策扶持、整体推进。经过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已构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体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培训并举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市政府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各阶段的实际与需要,适时地制定系列相关政策,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与投资渠道等方面予以政策性的规定。例如,1995年市政府出台了全市大中企业与各类职教协作办学的有关政策,在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企业担负起必要的责任。市经委属下20多家企业与我校每年召开一次联合办学会议,分析就业市场形势,提供未来人力市场信息,论证专业发展方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江门市出台了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了劳动就业市场,为各类职校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1年江门市委、市政府签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2003年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上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多项配套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有力保障。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2003年《江门市“十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水平”的奋斗目标是把信息化综合指数提高到54%。我市专门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计划。在被国家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后,市政府很快制定并实施“三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其中计算机信息网建设、软件园的修建、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及“5e工程”成为发展重点。
为了加快江门的信息化进程,江门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2003年出台的《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等,江门地区未来的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信息化城市”这一主线进行。这为我校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我校每次申报国家级、省级计算机重点建设专业(点)都得到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省教育厅、市政府及市教育局除了给予我校政策支持外,还不断加大对我校的资金投入。学校征地扩建、环境建设、校舍建设和实训实验设备购置都得到上级给予的直接支持。
近两年,政府部门在我校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购置设备的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政府部门对投入学校的资金设立专项帐户,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结算。近几年,我校扩建、改造和新建了模拟网络实验室、远程教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多媒体 CAI制作室、PLC网络自动控制实验室、现代通讯工具维修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等,装备了12个计算机房、3个多媒体机房、10个多媒体教室等。适用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实验室有:软件开发实验室、网站网页设计室、多媒体设计室、图形图像实验室。学校现有计算机1100台(其中:奔腾Ⅳ1.8G以上配置的计算机532台,奔腾Ⅲ、赛扬Ⅲ的计算机有366台,其余计算机均为赛扬Ⅱ),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充实、完善。为扩大我校建设规模,确保我校在全省中职学校的领先地位,更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 2005— 2007年发展规划中,政府部门拟投入我校3000万元,兴建3幢学生宿舍楼、1座师生食堂、1座图书馆,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需要。
近两年来,我国政府在我校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设备采购方面投入超过2000万元。政府对投入学校的资金专设账户,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流程进行采购结算。近年来,我校进行了扩建、改造和新建,包括模拟网络实验室、远程教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多媒体CAI制作室、PLC网络自动控制实验室、现代通讯工具维修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等,配备了12个计算机房、3个多媒体机房、10个多媒体教室等。适用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实验室有:软件开发实验室、网站网页设计室、多媒体设计室、图形图像实验室。学校现有计算机1100台(其中:奔腾Ⅳ1.8G以上配置的计算机532台,奔腾Ⅲ、赛扬Ⅲ的计算机有366台,其余计算机均为赛扬Ⅱ),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充实、完善。为扩大我校建设规模,确保我校在全省中职学校的领先地位,更好地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2005—2007年发展规划中,政府部门计划投入我校3000万元,建设3栋学生宿舍楼、1座师生食堂、1座图书馆,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需求。
江门装修公司口碑如何
面对装修,众多业主都会尝试通过百度搜索“江门装修公司口碑”来寻找一家优秀的装修公司,但部分网站的排名并不真实,只能作为业主选择装修公司时的一个参考。那么,抛开所谓的排名,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一家可靠的江门装修公司呢?
1、核实装修公司的资质资格
选择一家合适的装修公司首先必须核实它是否具有装饰工程施工的资格,还要检查公司的营业执照,此外公司是否有正规的办公地点、是否能出具合格的票据等,都是需要仔细考察的。
2、考察装修公司的成功案例
如果装修公司不是刚成立的公司,并且是有一定实力的装修公司,那么你可以考察这家装修公司所完成的项目和设计案例,来评价它的设计和施工水平。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资历,直接关系到设计水平的高低,所以最好对这家公司的设计师进行详细了解。
3、了解装修公司的报价策略
与装修公司初步接触,首先要谈的就是价格。目前装修公司的报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业主报出自己的预算,由装修公司结合要求,开始设计和报价;二是业主提出房子装修的具体要求,由装修公司报出实现这些要求所需的费用。通过了解装修公司的报价,并进行货比三家,从中选择性价比高的一家。
4、避免装修合同的漏洞陷阱
装修业主在认可了报价之后,就会与装修公司签订一份施工合同或协议书。在这份合同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合同中必须写明装修的具体要求和完工日期;合同中必须注明使用的装饰材料的具体品牌、规格和型号;合同中有关保修的条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分清责任。